取穴组成
中脘、阴交、足三里、三阴交、带脉、滑肉门、天枢、外陵。
针刺手法
针刺时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穴,由浅入深,慢提紧按,三退三进,在酸胀感觉基础上,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3次,并用拇指向前小幅度捻转,患部出现热胀感觉,若无热感则依前法再做1~2次,多数患者就能出现热胀感觉。若针刺过程中患者感觉迟钝,可用拇指向下弹刮针柄1min,以达取热目的。
深度
缺
留针时间
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阻型
主治疾病及辨证分型
留针30min
方义
缺
相关思想
邹伟教授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认为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应以温补为主,针刺治疗时应注重针刺手法的运用,施以进火补针法,在脐周取穴中脘、阴交、滑肉门、外陵、天枢,可以温化脾阳,使脾气得升,达到振脾阳、祛水湿、除痰饮的作用,从而健脾燥湿。人体的脐周是一个生物全息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和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当深刺腹部穴位时,会刺激腹腔内脏神经及其周围的组织而引进相应的内脏系统的应激反应,直接对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全身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配以足三里、三阴交及带脉腧穴则会进一步提高针刺疗效,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