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中医药干预方法及技术成果库

肥胖中医药干预方法及技术成果库

取穴组成

足三里、带脉、中脘


针刺手法

得气后行提插补法,产生较强的针感为佳。


深度

足三里、中院穴直剌约30mm;带脉穴依据患者体型,可直刺约40mm


留针时间

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盛型、脾肾两虚型、胃热湿阻型、气滞血癖型、肾阴虚型


主治疾病及辨证分型

留针40min


方义

足三里、中院穴直剌约30mm;带脉穴依据患者体型,可直刺约40mm


相关思想

肥三针是靳瑞教授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中的中脘、足三里都是调理胃肠功能的重要穴位,带脉穴能通畅带脉经气,管束诸经脉,且能加强局部的刺激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经的合穴,同时也是胃经的下合穴,针剌足三里可以调节阳明经气,通畅胃肠。中脘属胃经的募穴,腹部局部取穴,直接调理脾胃的消化功能。带脉穴位于腰腹部的中部,起于少腹,环身一周,约束诸经脉,如同束带。通过上述穴位的作用,达到调节胃肠功能、化脂降浊的作用,从而达到减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