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中医药干预方法及技术成果库

肥胖中医药干预方法及技术成果库

取穴组成

中脘、天枢、关元、滑肉门、阴陵泉、足三里;脾虚痰浊型:脾俞、梁丘、丰隆;脾胃实热型:内庭、合谷;肝郁气滞型:肝俞、太冲、阳陵泉、三阴交、支沟;脾肾阳虚型:脾俞、肾俞、气海、太溪、三阴交、合谷


针刺手法

背俞穴得气后施以补法,不留针;腹部穴位以患者自觉腹肌向脐中心收缩及有明显肠蠕动感为佳;肢体穴以得气为度。


深度

以得气为度


留针时间

单纯性肥胖症脾虚痰浊型、脾胃实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


主治疾病及辨证分型

留针30min


方义

以得气为度


相关思想